开封:以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11月18日,记者了解到,在风光旖旎的黑岗口调蓄水库,一方科创高地正在其核心位置崛起。这个高地,就是开封金明池智慧岛。开封贯彻落实省委“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全面引入以河南大学“双一流”高校为首的20余所科研院所,沿郑开科创走廊布局“一岛四片区”,高标准规划建设开封智慧岛,并联动中原龙子湖智慧岛,打造郑开科创共同体。
开封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坚持以用为本,一体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搭建多样化高能级平台载体,以人才集聚效应赋能产业发展。同时,建强科创载体硬支撑,高效运行市科学院,高标准建设省心脏电生理重点实验室、省抗癌小分子创新药重点实验室、市种业实验室、市中医药实验室等创新载体,推动建设宋都仪器仪表实验室,带动开封市仪器仪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在开封,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创新型县、国家成套空分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获批,省级高新区达到5家,入选全省第二家省级农高区、首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省级重点实验室由1家增至3家,省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创新联合体均实现零的突破,新建省新型研发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89家。此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连续两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截至今年7月,全市各类创新平台载体达到724家,其中国家级23家、省级277家,为开封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围绕主导产业需求,开封市采取“产业+专班+企业”的形式,组建16支产业专家服务团队,集聚两院院士、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98名,以高端人才为牵引,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将优质创新资源引向企业。比如引进的翁宇庆院士团队,针对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开展研究,帮助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制约。
开封市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服务体系。开封市共建设4家省级、12家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同时,深化市校科技合作,联合河南大学成立高校成果转移转化办公室。开封市引进专业市场化运行团队建设运营开封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着力打造一个集成果发布、科技企业孵化、高层人才引进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实体。开封市打造“汴地智荟·豫见未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列活动品牌,举办河南大学成果发布会、中国科学院(河南)科技成果发布暨项目对接会,更大范围集聚科研成果、智力资源和高端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封市开封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新一代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及其关键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入选河南省科技厅发布2024年度十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优秀典型案例。
郑开同城化,寄托着中央、省委的期许和关怀,承载着郑州、开封两市百姓的希望。随着郑州都市圈获批为国家级都市圈,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为河南省融入全国新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注入新动能。
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郑开同城化作为服务全省大局、融入郑州都市圈建设的首要工程,推动科创、产业等方面的同城。开封市围绕高标准建设郑开科创走廊,加快开封科学院、智慧岛、产城融合示范区、兰考科创孵化园区建设,打造都市圈创新发展策源地和产业转化引领区。此外,开封市加快建设郑开汽车产业带、开港经济带、郑汴沿黄国际旅游精品带,推动自贸试验区郑开片区联动发展。当前,特别要以奇瑞汽车开封基地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千亿级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开封精细化工开发区,与郑州市错位互补发展,共同打造千亿级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通过大力实施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制造立市“十项行动”,开封市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64%,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50.5%,制造立市取得质的提升。
今后,开封市将继续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按照“挖潜培优、对标一流、开放协同、赋能产业”的工作思路,在重点产业链,加快建设贯通实验室与生产线的创新平台,形成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不仅在于科技进步,其背后也离不开人才素质提升、资金积累与技术发展等因素。近年来,开封市狠抓科技金融,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开封市成立建设银行、郑州银行、中原银行科技支行,拿出2000万元财政资金,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在全省率先实施“汴科贷”,在开封市范围内注册满一年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科技企业均可申请“汴科贷”业务,科技贷款连续3年保持20%以上增长。此外,开封市设立2亿元科创基金,组建市科创投公司,争取省6000万元储能产业基金、省以上创新项目87项合计经费1.3亿元,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3项。
来源:开封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