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安阳如何推进产才融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成为‘洹泉涌流’引进的第1万名人才,我感到十分荣幸。安阳的人才政策和服务都很‘给力’,生活补贴、人才公寓等待遇都是实实在在的保障。”8月2日,记者见到永发(河南)模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引进的天津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曾东冬,他深感自豪地说。今年3月,随着来自湖南邵阳的曾东冬被录入“洹泉涌流”人才库,安阳人才工作再次迎来里程碑。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人才入库12437人。

安阳依托“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立足打造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实施产才融合集聚工程,加速构建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发展格局,推进产才融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今年上半年,安阳市延揽本科以上人才6479人,位于全省第四,其中博士后19名,全省第一;签约人才项目49个,全省第三。

聚焦特色产业引才

作为国家级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安阳通过无人机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壮大低空经济。在位于北关区的安阳无人机产业园,已入驻各类无人机企业40家。各企业通过“洹泉涌流”人才政策累计引进各类人才203名,柔性聘请专家顾问22名,给特色产业注入强劲“智”力。

安阳紧抓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机遇,组建蓝天实验室,核定100名人才专项编制用于实验室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今年2月,蓝天实验室成立以来,积极发挥高端平台集聚作用,汇聚院士领衔、长江学者加盟的科研团队30余人,设立26位院士、行业专家组成的学术和战略咨询委员会及由院士等担纲的4个重点科研中心,部署16个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

电子材料产业项目技术门槛高、行业跨度大,行业内竞相发展、相互交流很少,人才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河南光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优质研发团队,聘请行业专家,广招业内各方能手,会聚红旗渠畔,加速推动电子级玻璃纤维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难题,打破国外垄断,登上“科创中国”榜单。

硅钢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安阳冷轧不断挑战极限,2024年4月16日,成功轧制出0.15mm极限薄规格冷轧硅,仅仅是一张A4纸的厚度,扩展了电工钢材生产边界。兴成轨道的高垫板产品服务川藏铁路建设;鼎鼎实业凭借多项科创成果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打造创新平台聚才

科技创新有“平台”,人才发展有“舞台”。

一组数据反映了安阳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近5年,安阳市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了10倍;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88.2%;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75%以上;入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8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00家,新增瞪羚企业8家。

安阳汇聚了一批创新平台:安阳“智慧岛”在全省首批投入运营;启动中国农科院安阳创新基地建设;组建安阳市科技创新研究院,首批布局9家产业科创研究院,着力解决产业、企业重大技术需求,围绕强链补链谋划重大攻关项目,促进成果转移转化落地,通过“政聘企用”人才专项编制,为产业发展增添“智”力;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252家;建设运营安阳(北京)离岸创新中心和启迪安阳科创中心“双中心”,促成13家企业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签约,实现“研发在京津,智造在安阳”;全市累计开发科研助理岗位1028个,帮助企业建立研发平台,解决技术难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地)达到24家,其中企业站(基地)16家,转化成果超百亿元。

谷令彪博士在河南省亚临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期间,先后主持了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亚临界萃取技术在天然香料提取中的应用研究”,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超声强化亚临界丁烷高选择性萃取北艾精油关键技术开发”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帮助企业解决了技术发展难题。“希望在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多方努力下,有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将自己的理想抱负、聪明才智和科学追求融入安阳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建设,助力产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谷令彪说。

突出重点项目纳才

“我们通过12个研发项目引进企业紧缺人才,增强企业科研创新能力,共获得18项专利,年销售额增长7000余万元。”河南省三强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强医疗)负责人介绍,一支由海外留学硕士研究生、外籍顾问组成的近百人创新创造研发团队正赋予企业无尽潜力。

陈飞是三强医疗引进的“强援”之一,也是“洹泉涌流”人才政策认定的急需急缺技术型人才。他主持研发设计的医疗大型脉动真空灭菌器及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以及大型制药高温灭菌设备等项目,间接为企业节省近千万元研发成本。“安阳的人才政策细致周到,企业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发展平台,给予了大量资源支持,使我们有了施展拳脚的空间。我将倾尽所能,为医疗康复产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陈飞说。

“洹泉涌流”,聚才兴安,人才集聚计划为安阳抢占科研高地、打造人才高地,汇聚了强劲的“智”力支撑:大潮炭能与蒋剑春院士合作,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容炭生产线,打破国内依赖进口局面;引进的国家级专家柯克博士团队创立克能新能源,年产值400亿元,形成“引进一个人才团队、带来一个项目、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巨大效益。安阳市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与任发政、向锦武、瓦列里·图波列夫等12位海内外院士开展项目、技术等合作,围绕装备制造、低空经济、新型材料、医疗健康等产业发掘培育项目,推动人才与项目精准对接;与李付广、刘章锁、茹振刚等中原学者及其团队建立7个中原学者工作站,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产业开发等合作。

优化发展环境留才

“我们对标一二线城市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营造爱才氛围,坚持大生态与小气候共育,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良好环境,不断延伸政策广度、提升服务温度、增添爱才热度。”市委人才办副主任、市人才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胡志鹏介绍。

着眼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聚焦“12×5×9”重点产业发展矩阵,安阳三次迭代升级“洹泉涌流”人才政策,精心构筑“洹泉涌流”“3+23”和高层次人才“1+23”政策体系,在鼓励就业、支持创业、成就事业、安居乐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形成更具区域竞争优势的政策矩阵。

聚焦服务人才的“关键小事”,安阳不断优化一窗通办、一卡通行、一站集成、一支笔认定、一事一议“五个一”服务体系,深化“一次不用跑”“免申即享”,探索服务事项办理“超预期体验”。214人通过“企业家一支笔”享受优惠政策。即将推出“洹畔英才卡”,联合400余家商户为人才衣食住行提供商品折扣、VIP服务等优惠待遇。

安阳全方位打造“洹泉涌流”品牌矩阵,形成“一岗一房”“人才服务一卡通”“人才夜市”“直播带岗”“青年人才轻创业孵化‘破壳计划’乐创集”“青年人才联谊派对”“人才粉丝节”等12个品牌,努力打造各类人才乐业、乐创、乐居、乐享的理想之城。

来源:安阳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