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高新区政务服务指标位列全省第一,秘诀何在?

从1992年创立,2012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到2016年被批准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乡高新区始终走在改革创新的前列。

2023年,新乡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与此同时,在2022年—2023年上半年全省16个纳入评价的国家级功能区营商环境评价中,高新区连续第3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政务服务指标名列全省第一。

作为新乡市创新高地,新乡高新区在营商环境优化、产业集群培育、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不断再攀新高峰。

【优环境,现有市场主体1.6万余家】

在城市竞争、产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一流的营商环境正在成为招商引资、筑巢引凤、长远发展的“先手棋”和“胜负手”。

作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组成部分,新乡高新区持续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

为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新乡高新区推出“无感续证”服务,以企业经营许可证续证为试点,梳理临期证照信息,主动联系企业,实行帮办代办服务,已向830户市场主体推送到期提醒服务,实现了从“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新乡高新区还推出企业开办大礼包,0.5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登记,并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有针对性地提供办事指南和政策汇编,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

为推动项目落地见效,新乡高新区深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大力推行区域评估、联审联批。通过精简申报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工程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只需24个工作日。

同时,新乡高新区还探索推行M0用地制度,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用地、落实“增存挂钩”机制等方面,盘活存量用地,实现土地高效节约集约利用。

春江水暖鸭先知,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各类市场主体自然会“用脚投票”。数据显示,新乡高新区现有市场主体1.6万余家,在册企业8300余家,集聚工业企业近700家、规上工业企业125家、上市公司3家,不断迸发出蓬勃的市场活力。

【育产业,实施“2+2+X”产业提升工程】

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新乡高新区大力实施“2+2+X”产业提升工程,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和氢能、数字经济及半导体两个新兴产业,以及X个特色产业,建立了“一人一链一专班一园区”的工作推进机制,分链实施细分领域专项攻坚,精准化延链补链强链。

在新乡高新区,总投资30亿元的华兰生物医药研发及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已基本建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智能化血液制品单体生产车间。总投资15亿元的新飞智家产业园项目已建成投产,将成为国内一流的白色家电智能化生产基地。

围绕重点项目,新乡高新区建立在建、新开和谋划三本项目台账,并对项目进行领导和局办分包,按照项目目标推进节点汇报、协调、督导,帮助项目争取更多的扶持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目前,新乡高新区已形成了以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氢能装备制造等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生物制剂、化学药为主的生物与新医药产业集群,以白色家电为主的现代家居产业集群。

其中,氢能产业形成了“制、储、运、加、用”的全产业链条发展格局,氢能产业链被评为河南最具发展潜力产业链,生物与新医药产业被评为河南最具竞争力产业链20强。

【提创新,各类创新平台达400余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新乡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创新能力、平台建设、科技金融融合、产学研协同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

主体强,产业兴。新乡高新区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形成研发能力强、成长潜力大、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发掘机制,并运用科技创新券、创新平台后补助等政策,引导企业、高校院所建设创新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新乡高新区不断加强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开展政银企对接会,举办产业基金项目路演会,推进产业集群培育、升级和壮大,赋能科创型企业成长。

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上,新乡高新区依托大分子药物创新联合体、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开展中试孵化、技术输出服务,华兰生物获批吸附破伤风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毒疫苗药品注册证书。

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新乡高新区提供住房补贴、税收优惠、子女教育优待等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截至目前,全区共认定新乡英才80余名,累计发放各类人才奖补资金400余万元。

平台之上,万物生长。目前,新乡高新区各类创新平台达400余家,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69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81%,上海交通大学新乡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新乡基地等创新平台落户。

下一步,新乡高新区将围绕省级重点培育的“7+28+N”产业链群体系,持续聚焦主责主业,持续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节约集约建设、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工业处